Monday, May 29, 2006

十萬字的Hall Life

有人問,那現在是甚麼進度?

一年半前,我的腦內有很多畫面很多聲音很多氣味。那些畫面聲音氣味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我開了竅,把那些畫面聲音氣味整合了,成了實實在在的文字。就這樣,我的何東由原本只是模糊的印象,逐少逐少凝固累積,變成了現在的十六萬字。三載何東生活,十六萬字,也只是說了個大概。而現在,我又要將那十六萬字,濃縮成十萬字以內的精華。這幾天,我就在做着這件事。

上星期六,我請了幾個庄友幫忙;誰知對於這許多文字,她們比我更婉惜更不忍心下手删掉。結果,今天我又得重頭看過我的稿,找尋可以删掉的東西。舍堂生活之所以精釆,就是因為在舍堂發生的多不勝數;每一件事可能在當時的我們來說有大小先後之分,然而此刻回望,每一件事都是回憶的一部份,是碎片中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片。我的Hall Life,不只是上庄或Interhall,而是每一個二十四小時。

所以,我希望當我明早作出最後一次俢改的時候,我的Hall Life仍會是一個完整的Hall Life。

九十一A要搬家了!

由於種種問題,九十一A將搬往http://ninetyfirsta.blogspot.com,即時生效。
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雖然是麻煩了一點,但也請大家稍移玉步,update一下bookmark,來替我的新居House warming一下吧!

雨中港大

有人跟我說不能在Blog中留言;關於這個問題我會盡快解決。其實有點後悔用Yahoo Blog,有更好的選擇嗎?

今天原本約好跟a:i的John走一趟香港大學,奈何落貓落狗;走了三份一,未能再上薄扶林道,就此打住。這麼走了Main Campus一趟,發現很多東西都不一樣了-方樹泉多了一個很浮誇的Global Lounge,奧利華的超級三文治們變了星巴克,學生會的Co-op變豪華了,就連舍堂邨外的牌坊也改了,變了「賽馬會第一舍堂邨」。走進莉碧嘉避雨,梁經理和琪琪姐都不在了;留下來的待應竟要我出示學生證明。不是嫌麻煩,但我還是跟John說:「把一些場景重新用一個藝術角度拍攝是好,但是我們常說:Hall不是一幢Building,而是一個精神。而把精神帶出來的,是人。」

一直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要重新向人解說,沒想到原來這麼高難度。例如只是介紹每間Hall的名字位置和Hall Colour,其實等於沒說過任何東西。每間Hall獨有的文化,Hall與Hall之間的關係,說三年也說不完。香港大學的學生文化,除了Hall,例如學生會,國殤之柱的故事,太古橋上的六四標語...... John問了我一句誰要搬走國殤之柱誰要留住它,我才發現原來我們有太多東西需要解說,原來外界對我們有太多的不了解。我覺得自己像一個cult的護法,還要是全世界只剩我一個,於是我要在未被殺害之前要把秘密傳承的樣子。這是看了The Da Vinci Code的後遺妄想症候群吧。

Sunday, May 28, 2006

九十一A 正式開張



九十一A者,薄扶林道九十一A也。

《九十一A:我是何東人My Days in LHT 2001-2004》是一班入宿舍堂的香港大學生的自述。他們是電影《玻璃之城》中黎明和舒淇的後人。但在這續集中那八十年代的浪漫早已逐漸褪色;面對大學經濟效益主導的各種直接間接銷毀舍堂文化的政策,和現今年輕人偏向個人主義不喜吃苦的普遍態度,港大舍堂文化如蒙外憂內患,甚至開始質疑其本身存在價值。一方面一些傳統的流傳價值受到挑戰,另一方面能領晤及發揮到舍堂文化的精神的大學生更是買少見少。換來的,只是舍堂宿生荒廢學業吹捧無謂社團文化的指控。香港大學的舍堂文化已從以往孕育出無數社會精英的光輝歲月走向下坡。筆者在此就以一個歷屆何東人的身份,為三年的何東生活作一回顧,並對香港大學舍堂文化發展作一反思。

為了這本書,籌備了一年半。現在總算是鐵定會出版的了,也來附和一下潮流,做一個Blog。之後所有有關這本書、有關何東的二三事,都會在這兒記錄。

若要知道更多關於這本書的前因後果和筆者跟何東的愛恨情仇,請到筆者的xanga:

http://www.xanga.com/suu4leaf